夏季氣溫高企,對長者而言是中暑和中風的高危時期。了解中暑和中風的風險、症狀及預防策略,對於保護長者的健康至關重要。本文將詳細探討這些議題,並提供實用的建議,幫助讀者更好地應對夏季對長者的挑戰。
長者中暑的常見風險及症狀
中暑對長者的影響及其常見症狀
中暑是長者在夏季常見的健康問題,主要症狀包括疲倦、頭暈、心跳加快和體溫升高。這些症狀如果不及時處理,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健康問題,例如意識模糊和昏迷。
中暑如何引致腦中風
中暑可引起體內的電解質不平衡和脫水,進而增加血液的黏稠度,導致血液循環不暢,增加腦中風的風險。由於長者體內水分較少,夏季高溫容易導致脫水,使得血液黏稠度增加,血流速度減慢,易形成腦栓塞。
室內外溫差大 易致血管收窄擴張
夏天室內外溫差大,如果長者在街外進出冷氣場所,有冷氣的室內與沒冷氣的室外,將會使血管快速收縮和擴張,導致血壓劇烈波動,增加中風風險。
中風的前兆與症狀識別
中風前兆及其可能症狀
中風的前兆包括突然的視力模糊、手腳無力、言語不清和面部麻木等症狀。如果出現這些情況,應立即尋求醫療幫助。
如何分辨中風與中暑類似症狀
中風和中暑的部分症狀相似,如頭暈和疲倦,但中風更多表現在局部功能障礙,如單側肢體無力或言語困難,而中暑則更多是全身性症狀。中暑、中風共同症狀包括:頭暈、噁心、頭痛、走路不穩,另外有四個檢查方向可以試:
檢查項目 | 中暑 | 中風 |
有無面部、手部麻痺的情況 | 不會出現面部、肢體麻痺的問題。 | 手麻及嘴巴、眉毛單側下垂,身體半邊麻痺。 |
體溫是否上升 | 因為身體散熱功能異常,體溫會異常升高。 | 體溫正常,不會上升,且不出汗。 |
補水、散熱後是否恢復 | 可以通過攝取水分、適當休息及降溫來恢復。 | 無法透過攝取水分或適當休息來緩解,需要醫療干預。 |
脈搏速度變化 | 脈搏會變快,呼吸急促。 | 脈搏不會變快,但血壓會升高。 |
我們亦可以透過記熟香港中風學會介紹的「談笑用兵」口訣去檢查:
談,即是說話或表達有困難;
笑,即檢查面部表情不對稱;
用,即是一邊手腳無力;
兵,如果出現上述病徵,就要立即致電999求助,符合上述3個病徵很大可能是中風。
中暑和中風的預防措施
如何預防中暑和中風
預防中暑和中風的關鍵在於保持適當的水分攝入,避免在高溫下長時間活動,穿著輕便透氣的衣物,並保持環境的涼爽。
預防中風中暑事項
照顧者和家屬應時刻注意長者的身體狀況,定期監測他們的血壓和體溫,提供充足的水分和適宜的環境溫度,先盡量將中暑的可能性減至最低,因為就算不是中風,中暑也會讓長者身體機能受到傷害。
中暑和中風的緊急應對措施
如果長者出現中暑或中風症狀,應立即將其移至陰涼處,降溫並補充水分,並及時尋求醫療幫助。中風則應在保持冷靜的情況下,迅速呼叫救護車送往醫院,一秒都不能拖。
夏季是長者中暑和中風的高危期,了解和預防這些問題至關重要。通過保持良好的水分攝入、適當的環境調節和對症狀的早期識別,可以有效降低風險,保護長者的健康。作為家屬和照顧者,我們都可以透過以上的方法確保長者在夏季保持安全和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