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顧者書房|《我家有個大bb》


這書副題「隔代照顧者防撞板秘笈」講出不少香港的照顧者心聲:點解唔知?不斷撞板到嘭嘭聲。

原來婆婆有認知障礙症?原來這麼多服務可以申請?原來去開的社區中心已經有專責社工,可以隨時聯絡……「真是浪費時間!」作者文文很感慨。全書很薄,但好多料,由申請服務、家居設備、訓練工具、到各式各樣行為問題,都有自身的經驗分享,以及香港找到的資源,尾段好多QR CODE可以延伸閱讀。

隔代照顧者的身影,不時出現。二零一七年我們採訪認知障礙症的日間訓練中心,訪問到非常有心的孫女:特地找一間在公司附近的中心,每天都會先把嫲嫲送到中心,然後再上班。「因為我是嫲嫲湊大的。」孫女解釋。

翌年在紀錄片拍攝計劃,遇到另一位孫女,紀錄了婆婆的晚年生活;然後澳門自資出版的《共老》,是孫女辭掉工作,特地照顧嫲嫲的最後一程……這幾年陸陸續續都遇上這些隔代照顧者,「照顧者大大聲」去年也舉辦「29+1照顧者Carers Chat」,來了幾位年青的照顧者,本書作者文文正是其中一位。

還記得當時文文有點生氣:某機構做照顧研究,並不包括隔代照顧者!為什麼不計呢?父母年紀大,孫子女也得幫忙照顧祖父母。得知道,香港百歲長者人數在十年內,會由今年約四千人,增加到過萬,父母老了,子女也老了,第三代無法不參與形形式式的照顧工作。

在照顧者支援政策相對完善的澳洲,就有調查指出全國超過四份一的照顧者,年齡介乎二十五歲至四十四歲,而二十四歲以下的照顧者,主力照顧的有2.4%,協力照顧的達到13.6%

這些相對年青的照顧者,由找尋醫護社福資源的方法,到如何平𧗾照顧與自我的想法,相信都會與目前社會所認知的照顧者,有所不同。

謝謝文文寫這本書,讓香港隔代照顧者的聲音被聽見。

陳曉蕾
香港記者,大銀總監,報導《剩食》、《香港好走》等均獲多項書獎。

這篇文章對你有幾大幫助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