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顧者書房|《健康長壽 香港實證研究》


因為上水母子雙屍案,打開張筱蘭博士編寫的《健康長壽 香港實證研究》。張筱蘭昔日在港大的研究團隊,進行了香港難得的百歲長者研究。當時受訪的153位百歲及準百歲長者,普遍都身體健康,深入訪談的6位,生活亦似乎比一般長者愉快: 
「我所有的兒女和孫子女都尊重我。」 
「我有一個很健康、和睦、快樂的家庭……」 
「跟人聊天呀,在飲茶時跟人聊天……坐在大樓底層的那些長椅上,跟經過的人聊天呀,那就是我生命中最快樂的事情了。」 
他們與親友有良好的關係,談起生命裡發生過的事情,都只想到正面的,並且生活態度非常積極——如果只看這研究結果,香港的長者既是全球預期壽命最長,同時又好幸福! 
 
然而,大部份的香港人都感到生活艱難,長命隨時是詛咒。上水母子雙屍案:59歲兒子猝死,103的母親不良於行無人照顧,最終去世,直到單位傳出異味才被揭發。如同把水灑進油鍋,社交媒體猛地炸開來: 
「真係人間悲劇,香港如果唔係有錢,真係唔好咁長命。」 
「要咁長命做咩,獻世咩,唉」 

張筱蘭亦坦言研究的被訪者經家人和社工介紹,精神和身體都相對健康。她亦曾經利用統計署的資料,把慢性疾病及日常生活功能和認知障礙症的普遍率,代入生命表,計算老年人的平均預期壽命,結果顯示雖然香港長者活得長壽,但活得並不健康,並且日常生活很多不能獨立,尤其是高齡女性患上認知障礙症的時間,比六十五歲或者男性更為漫長。 
 
全書第一和第二部份是實證研究,第三部份張筱蘭就極其仔細地分析了香港長者的基因、生活方式、飲食習慣,列出相對正面的選擇。張筱蘭和團隊亦進一步編製出「成功高齡化指數」:身體及功能健康、心理及認知健康、社交參與及家庭支持、經濟資源及財務保障。 

如何在香港「老得好」?張筱蘭一直追問。 
她昔日研究團隊之一的劉喜寶博士,亦得到撥款,正計劃訪問150名百歲長者,這第二期的香港百歲長者研究,拭目以待。 

陳曉蕾
香港記者,大銀總監,報導《剩食》、《香港好走》等均獲多項書獎。

這篇文章對你有幾大幫助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