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心認知 | 從心連繫:「我冇印象識過你喎」 鏡外的他跟鏡裡的他說


「咁啱呀?去邊呀? 哈,你好好笑容喎~」 她對著鏡子談得起勁,一會兒又對著家人說:「她很多皺紋呢~」

另一邊廂,「伯伯不願沖涼,其中一個原因是他見到鏡裡突然出現的影象,以為是陌生人,建議日後在鏡前掛一塊簾遮擋,又可方便家人使用。」職業治療師跟家人解釋。

據說嬰兒4至6個月時,會將鏡裡的影像視為同伴,會對著鏡子親親或呢喃;到了12個月,便開始對鏡裡的自己產生好奇,並漸漸發現自己動作與鏡裡有所關連,然逐步發現「自己」。

了解自我,本來是人生的重要任務。然而當腦部發生病變,隨著記憶力減退 ,甚至辨認不到鏡裡的自己,是否代表自我消失?

曾有學者針對認知障礙人士的自我概念進行研究,這除了同時涉及到哲學角度,也有不少研究因為溝通困難,得不到實証 。現實生活中,不少照顧者分享,其父母雖於阿茲海默症後期,仍保留有昔日一樣的脾性、品味、音樂喜好、信仰,甚至語氣;也有些患有中期認知障礙症的長者,家人發現他性情突變,原來是因為已失去近年重大事件的記憶,他所建構的自己是基於年青時代的經歷和處境,甚至否認自己是爺爺嫲嫲的身份;不少家屬希望長者享受現時角色,於是努力「幫助」「糾正」他拉近現實。然而,強硬要他活於我們的現實世界,就等於否定他的心境和感知;到底哪個方法才真正能讓他享受當下?

這些年來,社會將老人痴呆症正名為腦退化患者,再轉變名稱為認知障礙症人士,目的是倡導大眾正視每一位患有認知障礙症的人,不論他會不會表達,都是一個有獨特感受和反應的個體。曾有前輩教分享,若遇到認知障礙症的長者,不妨對話初期問他的年齡。有位實習學生就用了這個巧思,每次探訪某伯伯都問其歲數,如果伯伯當日稱自己90歲時,往往表現悲觀,不想多談,集中力也較低;但若當天伯伯回覆自己是70歲時,伯伯就充滿活動,會站起打拳,非常積極!我們也好趁這時間有更多互動刺激。

即使認知障礙症人士有一天會認不到鏡像裡的自己,但我們可以成為他們的鏡子 :從我們對他展現的愛,讓他知道他是如此可貴;藉著進入他的世界,陪他在記憶的寶庫裡遊歷,讓他繼續過好每一個當下。

撰文:聖雅各福群會 賽馬會「友里蹤跡」社區計劃

聖雅各福群會 賽馬會「友里蹤跡」社區計劃
「從心認知」為「聖雅各福群會賽馬會友里蹤跡社區計劃」的網上平台,透過分享認知障礙症的教育資訊、本地照顧者的故事,以及團隊成員的真摯分享,希望推動大眾關注社區的認知障礙症人士外,亦能從不同角度了解他們的面貌。

這篇文章對你有幾大幫助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