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民潮下的家庭:兩次離別,兩種失落快樂


一個個離別身影、一幕幕擁抱淌淚、一次次泣別揮手……最近幾個月機場不停上演一個又一個離散故事。新一波移民潮下,不少港人都準備到外地開展新生活。

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的義工 張叔叔分享,他與太太從沒想過,原來道別會來得這麼快。在兒子告之將舉家移民時,新抱早已帶同兩名孫兒離港近兩個月。臨別前再享爺孫樂成為泡影,就連在機場抱抱孫,摸摸頭,也做不到。

張叔叔走起路時健步如飛,邊走邊講仍中氣十足,完全不像75歲。樂天知命的他總是滔滔不絕,分享種種經歷和所見所聞。可是一說起子女移民,他就若有所思地感嘆:「想當年胞弟妹移民,自己並無特別感受,但如今『針拮到肉就知痛』……」

打聽回來的移民

張叔叔的兒子已成家立室,生活安定,孫女與孫兒亦已十多歲。以前,他們大時大節都會一家人與親朋戚友聚首,二三十人有講有笑,如今一切已不復再。

回想最初,張叔叔與妻子是在某次聚會,誤打誤撞才從朋友口中得知兒子打算移民的消息。他們深知,兒子本來就是那種內向的人,為免破壞關係,他們只好選擇等待兒子主動開口。

那種忐忑不安就在心中繚繞近兩個月。等了又等,直到今年5月,張叔叔仍記得當日場面。那天兒子特地回家吃晚飯,拋出一句:「爸爸媽媽,我們會移民台灣了。」

那時大局已定,新抱與孫兒已在當地生活近兩個月,而兒子兩周後亦會飛往台灣。一直蒙在鼓裏的張叔叔與妻子,只能強裝相安無事。縱使張叔叔為人樂觀,亦難免傷感。「傷心一定有,我們老人家的心意當然是子女在身邊。夢想就是一家人可以齊齊整整,經常可以見面。我覺得這樣不是太苛求吧。」

紓解情緒的功臣

「他們有自己的家庭與生活,我們都沒有辦法,沒理由叫他不要離去。」張叔叔表示自己算是看得開,明白「仔大仔世界」有自己的生活考慮,只是懊惱為何兒子未有一早坦白。

面對身邊親人移民離開,容易出現情緒困擾。張叔叔不但多做運動、約朋友吃飯聊天,更參加「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」的義工服務,當中學習到管理心理健康的方法,在紓緩自己情緒之餘,亦幫助到身邊的人。

當時妻子亦難以在短時間內接受,得知消息後大受打擊:「她覺得兒子結婚後可以『多半個女』,想不到現在連兒子也失去。」張叔叔說,妻子自此徹夜難眠,「有時晚上醒來會不見人,原來她睡不着在看電視。」

妻子曾有抑鬱,張叔叔當時也擔心她情緒不穩,除了從旁開解,又請妻子朋友陪同飲茶散心。但要數到讓她走出情緒困局的「功臣」,就不得不提外甥孫女。

外甥孫女今年3歲,父母需要上班工作,主動開口請姨媽幫忙照顧。「差不多隔日就接她放學,玩耍到晚上11時才回家。她們感情很好,我太太便開心一點。我都覺得很好,至少她有個寄託,否則可能會諗埋一邊,諗吓諗吓就弊……」

說出口的愛

兒子移民後,張叔叔不想經常煩著他,僅不時用WhatsApp溝通。令他最掛心的,是與兩名孫兒的關係變得生疏。「可能是青春期……他們打電話時,說一兩句就走,說不長……」他喃喃道,亦難掩那種若有所失。

有時候,一句問候、一句關心,對長者來說已是彌足珍貴。最近女兒亦有移民打算,但這次,張叔叔與妻子的感受卻截然不同。

他眉飛色舞地分享,女兒曾邀請他們一起到台灣,但由於他們的生活圈子都在香港,張叔叔亦享受在香港的生活,所以欣然婉拒。但這句簡單的邀請,已令他們感到受重視。

「原來不是『老竇養仔、仔養仔』,而是有回報。」張叔叔興奮得不自覺地提高聲量:「我太太當下的反應簡直(與上次)180度不同,同樣是離開,卻很大分別很開心。」

有時候,愛很簡單。

照顧有困難?不如搵我哋幫手👉🏻


這個故事能令你從中得到鼓勵或啟發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