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很愕然,很突然。」
談及23年前丈夫突如其來的中風經歷,余太太(化名)仍然記憶猶新。
1996年
余先生(化名)仍是壯年,每天早上都與太太到茶樓飲茶,之後一起回店裡開始一天的工作。「他向來有血壓高,那天起床他感覺很暈,一邊身體沒有力,便馬上召車送他到最近的養和醫院。」
這是丈夫第一次中風,他在醫院住了一個月,余太索性整個月都住在醫院陪伴丈夫,「他手腳活動能力不好,需要幫他拿東西,陪他上廁所,護士未必可以頻繁地照顧他。」就是這樣,余太開始了她的照顧者之路。
「他中風後第一年,我仍舊要開店,因為仍有租約。那時醫生轉介他到上環東華三院做物理治療,早上我負責坐的士送他去,然後才去工作。由早上9時至下午2時,他在那邊做運動和吃午飯,天天去,一星期5天。做了兩三個月後,他恢復走路能力,可以畢業便不用再去。」
「後來我們的店租約到期,租金又貴,女兒擔心我難以兼顧,勸告我不要工作,所以租約完了便結束營業。後來其中一個女兒生了小孩,我大部分時間留在這裡,又會去看看孩子。」
「我和他飲茶後回家安頓好他,那時候他還可以自己開奶、加熱食物,服侍完他,我要買菜煮飯過海帶去女兒的家,幫女兒照顧新生的孫兒,5時左右我又回來,買菜煮飯,替他洗澡。直至孫兒上幼稚園,我才不用過海兩邊走。」
雙重的照顧生活會感到累嗎?
「唉…… 當然累啦,但也不知道為什麼那時自己這麼有精力啊。」除了港島九龍兩邊走,有段日子余太陪伴丈夫到番禺治病,「那時我們在內地住兩個星期,便回香港逗留兩個星期,之後又上去兩個星期。當時有個女兒還未嫁,我不能這樣掉低她,雖然她都已工作,但也想回來看看她。」
「那時我都不知道自己何解這樣厲害,我獨自帶他上去,可能因為他還未要坐輪椅,可以自己走路」,這樣中港兩地生活過了半年後便回來香港長住,「在內地大部分時間只有我們兩個人,久了便覺得悶,回香港生活會方便一些,熱鬧一點。」
由壯年步入老年,廿多年的照顧工作辛苦嗎?
「日常都是這樣照顧,辛不辛苦都是一樣,好像麻木了,習慣了,他聽話的時候都沒什麼,有時候他不聽話令自己很激氣。我有時候都會向女兒投訴:『你老爸又激我啦!』」
這些年來,你有放假嗎?
「間中會見見朋友,大家聚一聚和聊天,每星期飲一次茶,他們也會過來我家打麻雀。以前沒有工人,我外出一個多小時便要趕著回家。現在有工人姐姐,我可以多些時間出街,不應常常把自己困在家中。我不是那種可以困在家裡的人,我喜歡外出逛逛,我喜歡坐巴士、電車,逛街市,有時也會到九龍有冷氣的街市,買菜後便回來。」
有話想跟其他照顧者說嗎?
「沒有人猜到是誰有幸或不幸,誰有事就由對方照顧誰,都是互相照應,最重要是互相遷就、合作,照顧者和患者都是。」
▸▸▸ 繼續閱讀 余先生與余太太的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