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眠問題


眾所周知,睡眠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,適當的休息有利改善認知能力和穩定情緒。然而,長者多數睡不深也睡不夠,甚至顛倒日夜,連帶影響照顧者的作息。 

成因 

​1. 生理或心理因素 

  • 認知功能衰退影響人體的生理時鐘,從而擾亂患者的睡眠規律; 
  • 受疾病或身體不適困擾,如皮膚痕癢和便秘不適,或藥物的副作用所致(例如利尿藥引致尿頻); 
  • 受情緒問題困擾,如抑鬱和不安,令長者容易驚醒或難以入睡。 

2. 環境因素 

  • ​睡房環境溫度太高或太低﹑光線太強或不足,令長者感到混亂和不安; 
  • 不適應搬家、入醫院﹑剛入住安老院等環境轉變。 

3. 生活習慣因素 

  • 睡覺時間過早,或日間的睡眠時間過長; 
  • 日間活動太少,精力過盛; 
  • 攝取過多的咖啡因或酒精令精神亢奮,或在晚間感到肚餓。 

改善睡眠的策略 

​1. 與醫生討論問題 

  • 尋求醫生檢查,找出與生理、心理或情緒有關的成因; 
  • 查詢正在使用的藥物會否令長者產生失眠的副作用;如果因為利尿藥引致尿頻,可與醫生商討可否停藥或轉藥; 
  • 雖然安眠藥或可在短時間內改善睡眠問題,但不當服用可能令長者情況更混亂、身體更虛弱,容易跌倒受傷,服用前請先徵求醫生建議。 

2. 提供舒適的睡眠環境,移走白天會用到的東西 

  • 盡量減少睡房的改變,擺放熟悉的物品可加強長者的安全感; 
  • 確保睡房和睡床舒適,溫度適中;保持室內光線適中,避免太過黑暗或有陰影; 
  • 讓長者穿著跟日間不同的衣服,如睡衣,避免長者誤把夜間當作起床的時候。 

3. 改善飲食習慣 

  • ​盡量減少在黃昏後的時間飲用含咖啡因飲料,例如茶、咖啡、可樂等; 
  • 減少飲用酒精類飲品; 
  • 如長者在夜間感覺肚餓,可在睡前或晚上起床後提供小食。 

4. 調適生活 

  • 協助長者建立社交圈子﹑做適量運動、限制小睡時間,但注意過度疲勞會增加傍晚和晚間的煩躁不安; 
  • 建立一個睡眠前的規律(但不要打斷長者本來的習慣),例如洗個澡和聽音樂,之後在同一時間休息; 
  • 在長者睡前為他按摩,讓他進入放鬆狀態; 
  • 提醒長者睡眠時間,讓他知道是時候睡覺了。 

日落症候群  指認知障礙症人士於傍晚時出現意識混亂和躁動的情況,他們可能有幻覺、情緒起伏和煩躁不安,嚷着離家甚至會直接開門離家。當行為及情緒問題出現,你可以參考有關的照顧錦囊《溝通技巧》來應對。


這篇文章能令你獲得實用的照顧知識嗎?
這篇文章的內容簡單易明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