銀髮健康|營養師親解3類不利吞嚥的食物 護老者必睇「照護食標準指引」


隨著年紀越來越大,身體機能出現衰退,其中包括牙齒功能不佳及唾液分泌減少等,而導致吞嚥困難。由於進食機能變差,不少長者開始不知道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的食物。今次「656照顧者好幫搜」找來營運師解答老友記及其護老者的疑難。

進食能力好的老友記,當然沒有太多的飲食限制,選擇自然可以更多元化;相反地,對於進食能力差的老友記,他們可以選擇的食物不多,而且對飲食的要求與限制也較為嚴格,例如食物的大小、軟硬程度及質地等。由於吞嚥功能可以因為年齡增加而逐漸退化,護老者又有沒有方法,可以提早看出長者吞嚥能力下降的情況嗎?

長者吞嚥困難8大警號

  1. 平時會流口水,或睡覺時引起咳嗽:口腔持續分泌口水,一般人已習慣無意識吞嚥。如果睡覺時容易咳嗽,很可能有吞嚥問題而讓口水吞得不好。
  2. 喝湯、喝水容易嗆到:液體流動速度快,身體的吞嚥反應需要更快。可是如果喝液體食物出現嗆咳情況,就必須有所警覺。
  3. 只吃特定食物,或減少進食:如果長者變得慣性「揀飲擇食」,只吃比較好咬好吞的食物,或是面對平時喜歡的食物但仍減少進食,可能就是吃東西時有困難。
  4. 吃飯時要吃很久、每口食物須吞兩三次、會疲累,或東西吃不完的次數增加:長者的進食速度或會因為咀嚼吞嚥功能下降而變慢。
  5. 用餐後口腔殘存食物,或食物堆在嘴巴或掉出嘴巴:若長者的口腔敏感度下降、口肌動作協調下降,有東西卡在齒溝但患者沒有察覺。
  6. 進食後,聲音改變或咳嗽增加:進食後如果說話出現痰音,或增加咳嗽的狀況,有可能是液體殘留在咽部或聲帶,代表有吞嚥肌力下降的情況。
  7. 不明原因體重減輕:吞嚥問題可能影響長者進食意願,如果有飲食不均衡、營養攝取不足的情況,或有機會體重減輕。
  8. 不明原因發燒、肺炎:長者因吞嚥肌群退化和咳嗽能力較差,導致進食時食物或口腔分泌物誤入氣管,往下掉到肺裡而造成發炎、感染。

此外,656也曾經教過護老者如何檢測家中長輩,是否有有吞嚥困難問題。首先請長者在椅子上坐正,然後給1立方厘米水含在嘴內,之後盡可能分次將水吞下,觀察喉嚨的吞嚥動作,是否可在30秒內完成三次以上的吞水動作。當長者有吞嚥困難問題時,他們常會在吞完第一次水後,第二次吞水的動作會較為費力。

如果萬一老友記出現吞嚥困難,護老者首當其衝需要解決飲食問題。有營養師指出,吞嚥困難患者的症狀都不盡相同,有適合他們軟硬度的飲食質地,所以不是隨便剁碎或調稀食物,看起來軟軟的食物,就適合吞嚥困難的長者。所以容易咬的食物不代表也是容易吞嚥的食物,沒有經過指導而任意將食物切碎、或加水進食的方法,不但不能幫助他們食物切碎、加水打成泥就,甚至有機會錯失改善吞嚥功能的機會。

有吞嚥困難問題的人士,他們除了有合適自己的飲食質地外,也有屬於自己「等級」的飲料,長者及其護老者,可以尋找中醫、語言治療師評估及檢查。此外,吞嚥困難飲食﹐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,如果隨便給予吞嚥困難人士不合適的食物,這將會是一件極度危險的事,不但沒有好好解決吞嚥問題,也有可能增加患者嗆咳的風險,導致出現吸入性肺炎。

三類不利吞嚥困難人士的食物

1. 黏附性高的食物:太黏的食物容易黏附在口咽表面,甚至可能會卡在喉嚨,不利吞嚥。
食物例子:年糕、湯圓、麻糬、紫菜、花生醬等。

2. 凝聚力低的食物:鬆散的食物難形成食團,在吞嚥過程中,食物殘渣容易誤落呼吸道。
食物例子:薯片、餅乾等。

3. 離水性高的食物:咬下去會噴汁或出水的食物,這對於吞嚥能力較差的人士,他們會很容易因為液體流動速度過快而嗆著。
食物例子:含水量高的水果、小籠包等。 

值得一提的是,社聯在今年5月推出全港第一份「照護食標準指引」,將食品及飲品形態劃分等級,解決吞嚥困難人士及其照顧者的切身需要。老友記及其護老者可以認識多一點照護食的資訊。

【📣656最新發布!|#全港 #身心健康|#護老者專區】

https://656carer.com/tips/stage-carer-section/body/#sticky-container-top


這篇文章能令你獲得實用的照顧知識嗎?
這篇文章的內容簡單易明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