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易被忽略的認知障礙症先兆|長者遊走原因及預防措施


根據衞生署及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,本港70歲以上的長者,每10人中就有1人患有認知障礙症。有不少人認為早期的症狀是記憶力衰退,但其實「遊走」這一個先兆很容易被人忽略,因為當長者出現漫無目的隨處走動時,有可能被視為單純的健忘、行為改變或未適應新環境,加上出現「遊走」的情況可能很短暫,所以家人未必輕易察覺及將這行為與認知障礙症聯繫起來。656整合了患者「遊走」的原因,讓照顧者做好預防措施。

認知障礙症的3大先兆

認知障礙症是由於大腦細胞的損壞或功能受損而引起的一種疾病,導致患者在記憶、理解、判斷和情緒控制等方面出現障礙,因而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。

最近有台灣醫生表示,很多人誤以為記憶力衰退是認知障礙症初期的症狀,但更多時候,患者在最早期反而會出現3大先兆,當中包括較少被討論的「遊走」。

  1. 容易懷疑,疑心重
  2. 個性有明顯轉變
  3. 遊走:正常人從A點到B點的行動軌跡是帶有目的性的;但患者的行動卻會呈現前後徘徊、繞圈或無目的地遊走,類似於迷路的感覺

有時在社交媒體上會看到家人發文,尋找患有認知障礙症長者走失的情況。由於患者的記憶力和溝通能力減退,他們無法解釋自己為何會發生遊走,可能受到情緒影響,也可能是因為環境的轉變等原因所引起。

長者「遊走」的原因

  1. 感到不安:當患者坐立不安、焦慮時,他們可能會四處徘徊或無目的遊走,亦可能因為認不出自己的家而堅持要離開。
  2. 失去判斷力:患者可能誤將半夜當作黎明,想要外出、飲早茶、上班等,所以在夜間遊走的情況較為常見。
  3. 環境轉變:當患者在陌生的環境,例如新居、院舍時,他們可能感到不安和困惑,因此會四處走動試圖離開。隨著適應了新環境後,遊走行為通常會減少。此外,他們也可能因為不滿嘈吵或混亂的環境而選擇遊走。
  4. 記憶力衰退:遊走可能與短期記憶力退化有關,例如患者原本是外出購物或拜訪朋友,但有機會忘記了目的地。
  5. 緬懷過去:當患者的記憶力退化只剩下年輕時的片段,他們可能試圖尋找親友、舊事物,例如已故的配偶或年幼時的居所。然而,由於失去方向感,導致他們在遊走時無法找到目標。

預防長者「遊走」的措施

這些預防措施可以幫助減少認知障礙症患者遊走的風險:

  1. 安裝特殊門鎖:在大門安裝一個內外均需鎖匙開啟的鎖,照顧者須隨身攜帶鎖匙。同時,將門鎖安裝在患者意想不到的位置,減少他們無意間打開門的可能性。
  2. 安裝警報系統:在大門安裝門鈴或感應器,當大門開啟時會發出聲響,提醒照顧者患者離開了家。
  3. 安全的花園或露台:例如安裝圍欄、門鎖或監視系統,將花園或露台設計成為患者可以安全走動的地方,提供他們一個可以自由走動的區域。
  4. 通知鄰居和保安:讓鄰居和大廈保安知道長者是認知障礙症患者,並告知長者可能會有遊走的情況。如患者單獨外出時,請鄰居和管理員通知家人,以確保他們的安全。

除了以上措施外,還可以考慮使用定位追蹤系統,以及為患者配戴刻有緊急聯絡人姓名及電話號碼之手鐲或手鏈,在需要時便能夠迅速找到患者及聯絡家人。照顧者應該時刻保持警覺,密切關注患者的位置及行動,並定期與醫療專業人士討論如何處理和預防遊走行為。

資料來源:綜合報導、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

立即啟動WhatsApp諮詢

有照顧疑難?

656 WhatsApp線上支援 6511 6566 幫到你 !


這篇文章能令你獲得實用的照顧知識嗎?
這篇文章的內容簡單易明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