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護老者專區
    • 身心健康
    • 社區資源
    • 財務規劃
    • 晚期照顧
  • 病類專區
    • 中風
    • 認知障礙症
    • 跌倒及骨折
  • 主頁
  • 資源地圖
  • 最新資訊
    • 活動推介
    • 服務介紹
    • 知識分享
  • 照顧故事
    • 照顧故事
    • 作者專欄
    • 護老短片
  • 討論交流
  • 自我評估
  • 老吾老語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登入

標籤

陳曉蕾

共 23 個搜尋結果
顧人故事 作者專欄
照顧者書房|《你忘了我,但我永遠記得你》
這是我其中一本最先讀到關於認知障礙症的書,最初覺得太理想距離香港好遠,然而不斷翻看,卻覺得是很好的提醒。 原著是在二零零二年推出的,是美國第一本書針對認知障礙症的家庭照顧者。作者貝爾是祖母級的資深社工…
顧人故事 作者專欄
照顧者書房|《父母家的斷捨離》
山下英子是日本「斷捨離」提倡者,然而母親卻是她心中的「囤積狂」,當母親老去,女兒決定同住,引發不少衝突,足足三年後,山下英子才懂得如何面對。這本書表面上是處理父母家裡的雜物,實際用了大量篇幅剖析父母子…
顧人故事 作者專欄
照顧者書房|《哈佛醫學專家的老年慢療八階段》
這本書可能每位子女都應該讀,減少與父母之間的磨擦,更好地準備未來的照顧過程。 作者美國老年醫學專家 DrMccullough 批評現代醫療「工業化、不人性化、以疾病為中心、以科技為導向」。想像早產兒,…
顧人故事 作者專欄
照顧者書房|《病人説了什麽,醫師聽到什麽?》
如果有一種藥,可以令感冒的嚴重程度減少17%,患病日子減少1日,還有糖尿病人控制病情好了16%、膽固醇受控制多了15%——這種藥,理應大賣?  可惜很少醫生有能力處方給病人,這「藥」就是醫生的同理心。…
顧人故事 作者專欄
照顧者書房|《面對久病家人的勇氣》
這本書,是送給照顧者的一杯涼水。 作者夫婦都是美國臨床心理醫生,也一起照顧彼此的父母,在公在私都很明白照顧者的處境。書裡還收集了152個真實家庭的故事,分成3大章節,第一章已讓人釋懷:面對生…
顧人故事 作者專欄
照顧者書房|《關於變老這件事》
關於變老,一直存在很奇怪的雙重標準。 一方面傳媒不斷報導上年紀人士:嘩,幾十歲人點點點,彷彿假設六十五歲後都會退化如幼兒,做到什麼都要拍掌叫好。 可是,紐約古根漢美術館是建築師Frank Lloyd …
顧人故事 作者專欄
照顧者書房|《健康長壽 香港實證研究》
因為上水母子雙屍案,打開張筱蘭博士編寫的《健康長壽 香港實證研究》。張筱蘭昔日在港大的研究團隊,進行了香港難得的百歲長者研究。當時受訪的153位百歲及準百歲長者,普遍都身體健康,深入訪談的6位,生活亦…
顧人故事 作者專欄
照顧者書房|《我家有個大bb》
這書副題「隔代照顧者防撞板秘笈」講出不少香港的照顧者心聲:點解唔知?不斷撞板到嘭嘭聲。 原來婆婆有認知障礙症?原來這麼多服務可以申請?原來去開的社區中心已經有專責社工,可以隨時聯絡……「真是浪費時間!…
顧人故事 作者專欄
照顧者書房|《設計你的幸福人生》
在人類將會活到100歲的世代,如何可以設計幸福的人生?  這本書不是一些專家意見之談,編者「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」從1995年開始進行大型的社會調查,在2019進行第10次,調查人數高達2萬人…
顧人故事 作者專欄
照顧者書房|《父母老了,我也老了》
這書寫給約五十歲的子女,因為種種理由開始照顧父母,由於已到中年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照顧信念:有些人覺得理所當然,有些頗為無奈。同樣每個家庭都有不同情況,或緊密或疏離,由同性家庭、隔代教養、四代同堂、晚婚…
1 2 3
  • 中風
  • 認知障礙症
  • 跌倒及骨折
  • 資源地圖
  • 討論交流
  • 最新資訊
  • 照顧故事
  • 自我評估
  • 老吾老語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註冊 | 登入
主辦機構
捐助機構
© 2022 656carer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 ©St. James' Settlement ∣ Registered Charity Number: 91/1840